对这一波互联网裁员的看法

怎么看待互联网裁员潮?

最近一年,国内这些互联网公司都过得不太平。从今年年初开始,各个大厂都在裁员,从传出的消息,裁员比例从 10% 到 30% 不等,更惨的是一些不赚钱的边缘部门,面临直接裁撤整条业务线。去年年中,各个大厂人员扩张,我当时就预测到了今年会有这一波大裁员。

图片

从 2020 年疫情之初,互联网行业是为数不多的,受疫情影响不大的行业,甚至有些业务还从疫情中受益,比如游戏、在线办公等。过去两年,许多大厂团队规模在迅速扩张。字节教育团队,豪言一年要招一万人。笔者所在的团队,短短一年多时间,人员也增长了一倍多。

然而,人员快速扩张的背后,业务并没有跟着发展壮大。尤其在去年,受到一系列反垄断政策,国内资本逐渐收缩。叠加“共同富裕”这个大方向,国家要求企业要积极参与到三次分配中来。就在国家提出共同富裕不久,腾讯和阿里就各自拿出了 500 亿的“投名状”。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平台企业要将他们的一部分利润拿出来,给社会再分配。你可以将其理解为“宰肥羊”,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家们在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。

另一方面,互联网公司们在国外的发展又受政治因素影响,我们经常听到的消息,要么是被某某国家下架我们的 APP,要么被列入某某制裁清单中,使得我们的产品很难发展海外市场。这种内外夹击,使得互联网的底层增长逻辑发生了改变,以前那套靠烧钱来跑马圈地的模式走不通了。过去,一家互联网公司动辄上百倍的 PE,大家觉得理所当然,毕竟是“科技公司”嘛,可实际上呢,这些公司真有什么科技含量吗?披着科技公司的外衣卖菜带货,靠堆积人力来提高产量,我看更像是软件行业的“富士康”。

对企业来说,员工是一种资源。经济形势好、业务扩张的时候,员工的剩余价值会比较多,资本家会尽可能地压榨更多的劳动价值,转换成企业的利润。与此同时,多数员工也是愿意被压榨的,因为在资本家吃饱喝足的时候,这些工人们自然也能跟着一起喝汤。在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一起努力下,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。这是一种良性循环。但在经济形势差、业务收缩的时候,员工就不再是一种正向资源。企业在每个员工身上至少要付出两倍于工资的成本,如果员工带来的剩余价值低于企业付出的成本,员工就变成了消耗品。尽快抛弃“消耗品”,是企业节省成本最简单快速的办法,毕竟资本家开公司也不是为了做慈善。这是我理解的裁员背后的逻辑。

总之,资本主义社会中,企业依靠裁员来降低成本,在我看来是可以理解的,这听起来有一些残忍,不过这就是其运作的规则。当然,前提是企业按照劳动法,正常支付员工薪酬和赔偿。

裁员浪潮下,我们应该怎么做?

提升个人竞争力,修炼内功。

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,要想不被淘汰,只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,让自己具备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。在大公司,员工的不可替代性是很低的。提升个人竞争力,也是在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。对做技术的我们来说,提高技术水平是很重要的。除此之外,逻辑思维能力、沟通表达能力,包括语文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,甚至我觉得比掌握一个框架或者学习一门编程语言更重要。技术只是一个工具,换一个行业或者岗位,这些专业知识可能就失效了,但那些软素质是会伴随终身的。而且最近有种体会,写代码的水平取决于语文水平,编写一段程序其实和创作一篇文章没啥本质区别,都是在对信息提炼加工,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去。

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。

大部分人的工资,是唯一的收入来源。一旦工作没了,收入就断了。怎么样降低工作对自己的不可替代性,即便没有这份工作,也能正常生活下去,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。

不要负债。

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,房贷基本上就是唯一的负债。我的建议,最好别在这时候贷款买房,透支自己的未来,除非这个房子对你的意义特别特别大,不买就家破人亡。但在我看来,且不论将来房价是否会降,房子本身的意义也并没有那么大,它不过是一项固定资产。当你还没有能力吞下这个资产,通过加杠杆来强行上车,带来的只是无尽的压力和巨额的负债。

保持乐观心态,长期主义。

虽然经济环境不好,但我觉得也不用过分悲观。不管再过多少年,人类始终有获取信息的需求,始终有沟通交流的需求,互联网很好的满足了人类的这些需求。所以,这个行业只是在调整,变得像传统行业的水、电、煤一样,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,而并不会消失。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,90年代的国企下岗潮远比现在的互联网裁员更猛烈,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造成的冲击也比现在要大。站在二十年后,再来看今天,也许不过是一片时代的小浪花。


偶尔会在这里聊一聊技术、人生,本人微信公众号:小熊写字的地方。

qrcode_for_gh_a2d61e1595a5_258 (2)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