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在HTML5出现之前,为了保存用户在网站中一些操作状态,以便于下次打开页面时恢复到上次访问时的一些状态,在浏览器端常常使用Cookie来存储一些信息。最典型的应用是判断用户是否登录过网站。但是,Cookie的大小受限,每个Cookie的大小不超过4KB,浏览器一般只允许存放300个Cookie,而且Cookie也存在安全性问题。
好在HTML5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本地存储方式:localStorage,有5M大小,而且从IE8就开始支持了。也就是说IE6、7是不支持localStorage的,Cookie可以成为IE6、7下的一种替代方案。
以一个留言板为例,直接上代码:
|
这是用localStorage实现的一个简易留言板,留言板上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,即使关闭页面后再次打开。同时也可以清除留言板的内容。
这里我调用了setItem()方法,将对应的名值对传进去,实现数据的存储。调用getItem()方法,将名字传进去,可以获取到对应的值。调用removeItem()方法,将名字传进去,可以删除对应的数据。除此之外,如果想要删除存储对象的所有键值对的话,可以调用removeItem()方法。
目前浏览器似乎只支持存储字符串类型的数据,所以我们想要存储其他类型的数据,不得不自己手动进行编码和解码。
实现了“Web存储”标准的浏览器在window对象上定义了两个属性:localStorage和sessionStorage,这两个属性都代表同一个Storage对象,因此他们具有相同的API。Storage对象的属性值为字符串。
localStorage和sessionStorage的主要区别在于存储的有效期和作用域不同。localStorage存储的数据是永久性的,其作用域限定在文档源级别(只要URL的协议、端口、主机名三者中有一个不同,就属于不同的文档源)。除此之外,localStorage也受浏览器供应商限制,如果使用chrome访问一个网站,下次用firefox再次访问是获取不到上次存储的数据的。
而sessionStorage的有效期仅存在于浏览器的标签页。也就是说如果关闭标签页后,通过sessionStorage存储的数据就都被删除了。sessionStorage的作用域不仅被限制在文档源,还被限定在窗口中,也就是同一标签页中。注意,这里说的窗口是指顶级窗口,若果同一标签页中包含多个iframe元素,这两者之间也是可以共享sessionStorage的。